鼻窦炎是儿童临床常见,多发病.急性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细菌感染后的急性炎症,一般鼻部症状持续10 d以上,12周内完全缓解.因儿童鼻窦炎的病因,病理,症状与成人相比具有不同特点,故治疗也不同.我国儿童鼻-鼻窦炎诊疗建议[1]中,将鼻冲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而被推荐用于儿童鼻窦炎的治疗.我科于2012年12月~2014年2月治疗儿童急性鼻窦炎134例,其中采用缓冲高渗海盐水鼻腔冲洗治疗43例,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41例,单纯药物治疗50例,观察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溃疡含漱液对鼻咽癌放化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放化疗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41例,对照组为39例。实验组首次放疗开始使用口腔溃疡含漱液含漱,每天3次,晨起、午饭后、睡前各1次,每次10~15ml,含漱5分钟以上,对照组首次放疗开始使用生理盐水含漱,每天5次,晨起、三餐后、睡前各1次,每次10~15ml,含漱3~5分钟。两组患者均在出现Ⅰ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时开始使用常规含漱液(0.9%生理盐水500ml+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50ml+贯新克50ml)进行含漱,每天5次(晨起、三餐后、睡前各1次),每次约15~20ml,含漱5~10分钟/次,漱口后30分钟内禁饮禁食。结果:实验组发生Ⅱ级口腔黏膜反应19.5%(8/41),Ⅲ级口腔黏膜反应9.8%(4/41),对照组发生Ⅱ级口腔黏膜反应43.6%(17/39)、 Ⅲ级口腔黏膜反应5.1%(2/39)、Ⅳ级口腔黏膜反应5.1%(2/39),两组口腔护理的有效率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2,P=0.026)。结论:口腔溃疡含漱液能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关键词】鼻咽癌;口腔溃疡含漱液;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预防及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对完成鼻咽癌放化疗尤为重要 在放化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亦有杀伤作用,作为更新较快的组织,口腔黏膜上皮在放化疗中所受到的损伤更为明显。一般在10Gy剂量照射后口腔黏膜发红、水肿;20Gy照射后黏膜充血更加明显,并有黄白色假膜覆盖,易出血,触痛剧烈;30Gy照射后黏膜浮肿减退,而被覆假膜更加明显,有灼热疼痛感;50~70Gy及以上剂量照射后,有舌乳头萎缩,涎腺萎缩,口腔干燥,黏膜疼痛,味觉障碍,舌灼痛。出现口腔黏膜反应时,患者常因口腔疼痛,吞咽困难,进食减少,营养摄取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使其抵抗能力继续下降[4],当出现Ⅲ级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往往需要暂停放疗,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治疗费用,而且因为放疗的中断可能会影响疾病的预后[5]。因此,预防及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对鼻咽癌放化疗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口腔溃疡含漱液的成分为纯化水、卡波姆、甘油、糖精钠、磷酸、柠檬酸苯甲醇、聚山梨醇酯60、氢氧化钾,原理在于其经纯净水稀释后属假塑性流体,在口腔内含漱时,使液体遍布整个口腔,而当液体粘附在黏膜上时,粘度增加,能在口腔黏膜上形成薄薄的粘附性保护涂层,这种保护涂层被发现具有预防和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功效。而生理盐水虽可碱化唾液,抑制革兰阴性杆菌繁殖,可是其并不能有效杀灭细菌,保护口腔黏膜。表1显示,实验组使用口腔溃疡含漱液对于防治及减轻口腔黏膜反应的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